中国5月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为975万个20 柜,同比下降9.7%,降幅较上月收窄4个百分点;而受国内大宗商品运输需求升温影响,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连续叁个月出现正增长。但由於当前金融危机使外贸萎缩,中国港口的吞吐量可能无法超过去年的水平。
5月份,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预计完成5.46亿吨,同比增长5%。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预计完成1.82亿吨,同比增长4.7%;内贸货物吞吐量预计完成3.64亿吨,同比增长5.1%.
交通部水利科学研究院一位分析人士指出,港口内、外贸货物吞吐量的改善受益於大宗商品的贸易热潮。原油、铁矿砂、煤炭在内的资源型商品进口的增加,以及这类商品国内贸易的活跃,是导致上述指标改善的直接原因。
交通部发布的分类数据显示,5月当月,中国港口接卸进口铁矿石量预计达5,550万吨,同比增长24.6%,港口煤炭接卸量(包括内贸接卸量和外贸进口接卸量)预计完成4,920万吨,同比增长10.8%。港口接卸进口原油量预计完成1,380万吨,同比增长5.1%。这叁类大宗商品5月的进口量数据海关总署尚未公布。
业内多数分析人士认为,港口内外贸吞吐量的增长会随着资源型商品价格的逐渐上涨和原材料市场的库存加大而受阻,大宗商品的进口量在未来数月可能会受到削弱。
大连海事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刘斌教授指出,此前数月由於国际铁矿石、原油价格高於国内价格,所以此类商品进口量有所增加,承运商也相应减少装运费。而现在随着全球经济前景显得更加乐观,资源型商品的价格也会随之上升。相信运输商也会相应上调运费,因此这类商品的进口量也随之减少。
有分析专家称,港口吞吐量的回升并不意味着外贸形势的好转。外部需求的不理想致使5月的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仍然出现降幅,进出口形势并未出现实质性好转。
深圳港口今年前5月的理箱量同比下降20.8%至667万个20 柜,而中国最大港口的上海港同期的理箱量也下跌18.5%至196万个20 柜。
此外,国泰君安证券公司预计上海港今年的吞吐量将较去年下滑5%。刘斌教授也表示,中国港口去年的理箱量为1.26亿万个20 柜,如果今年的数量能达到1亿个20 柜就算是很不错的成绩。港口行业估计要到1010年才能复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