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公报引述克拉克森船舶经纪统计称,以韩国和中国为首的亚洲船厂在过去两个月已接获总值20亿美元的乾散货新船订单,折算运力约670万载重吨。
报导表示,这反映出新船价格回落达四成,已吸引了一些船东在庞大积存订单量下,仍决定购入新船。
伦敦克拉克森研究统计报告显示,目前全球船厂积存乾散货船订单量达3,200艘,运力为2.83亿载重吨,当中1.09亿载重吨的新船将於明年交付。
报导引述希腊比雷埃夫斯的船舶经纪公司Allied Shipbroking经纪范瓦路斯表示,部分中国船厂调低了小灵便型船的价格,由4,000万减至2,500万美元,是5年来最低价,海岬型船则由9,800万减至5,600万美元。船东购入新船的意欲因而大增。
根据伦敦海事报章的统计,包括巴西淡水河谷订购的4艘海岬型船和4艘超大型运砂船在内,自8月28日至今,全球新增24艘乾散货船订单,运力达290万载重吨,总值11亿美元。伦敦克拉克森船舶经纪公司则额外录得19艘乾散货船的订单,运力380万载重吨。
范瓦路斯认为,假如船东确切需要购入船舶,新船便是更好选择,不应为提早半年投入营运,而选择购入二手船。他指出,现时不少船厂都存在现金不足问题,特别是韩国船厂,在过去10个月仅从少数新船订单中获得新资金,因此必须增加新船订单的灵活性和调控价格,为今後两年谋取收入。
他表示,船厂过去普遍手持可维持未来18个月生产的积存订单,但现时部分船厂的积存订单量难以达到该水平,因此有需要以较低的价格吸引船东,部分最新订单已填补原来撤单的空缺,或已排在较後的交付日程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