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物流客户周刊报道,天津海关自9月正式在海运口岸启动出口分类通关改革,天津海关海运出口通关现场分类通关改革首月共审结报关单8.7万票,低风险快速放行的报关单和低风险单证审核的报关单逾八成,口岸通关效率大幅提升,企业的通关时间大幅缩减。同时,海关监管资源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配置。
据天津海关海运出口接单现场负责人李鸣介绍,「分类通关」是海关运用风险管理、企业分类管理等现代化管理理念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将高风险货物和低风险货物的报关单证分类审核。低风险货物的报关单证由计算机快速审核,高风险货物的报关单证由海关实施重点审核和查验。一个月来,海运出口现场的作业方式逐步实现了由之前的「纸面人工为主、逐票审核」到现在的「电子自动为主、重点审核」的转变。实行分类通关管理後,守法企业得到了通关便利,海关也能够将有限的监管力量集中到风险最大的领域,提高了监管效能。
一份低风险出口报关单短短几十秒时间就完成了资信审核、风险甄别、通道判定、自动验放等全部海关程序,诚信守法企业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完成以往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办结的报关事务。
分类通关改革是海关与商界在互信合作基础上,依据诚信记录,将企业分为AA、A、B、C等几类,实行分类通关改革,对不同类别企业实施差别化管理措施,是海关管理手段的一次飞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