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导,2009年中国进出口的骤降,终结了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两位数增长时代。
虽然世界经济的复苏超出预期,但港航巨头对贸易货量的增长仅表示谨慎乐观态度。招商局集团总裁傅育甯预计2010年中国的集装箱吞吐量在去年首现负增长的基础上,今年将出现3%左右的个位数增长。
交通运输部的统计显示,2009年国内规模以上港口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21亿个20尺柜,同比下降近6%。不过,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沿海主要港口的吞吐量开始出现反弹。以上海港为例,上港集团提供的数位显示,今年1、2月该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分别增加了18%和22%。
虽然头两月资料比较出色,但这更多地是出於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原因。从全年来看,由於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外贸情况并没有如此乐观。傅育宁预计,2010年中国集装箱吞吐量将回升至1.25亿个20尺柜左右,这意味着3%左右的涨幅。
来自中信证券的报告也认为,外贸进出口的增长放缓是长期趋势,中国港口行业的整体景气度很难超越2001至2007年的水准。
进出口货量的增长放缓,使得沿海港口的产能过剩风险也开始凸显出来。傅育宁指出,去年上海港的实际吞吐量为2,500万个20尺柜,而吞吐能力为3,700万个20尺柜,产能利用率仅为68%。并且,上海港的这一数位并不低:立志於打造北方航运中心的天津港,去年吞吐量为870万个20尺柜,而吞吐能力为1,590万个20尺柜,产能利用率只有55%。
傅育宁也表示,今後会加大对内河港口的关注,并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目前,招商局集团是国内最大的公共码头运营商之一,其所投资的码头项目遍及香港、深圳、上海、青岛、厦门及湛江等沿海枢纽港地区。 |